监测大气能见度的主要仪器是能见度传感器和能见度计。能见度传感器是测量大气能见度的关键设备,它通过测量大气中光的散射和吸收程度来评估能见度。它利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通过精确测量光的强度差来计算大气对光的衰减程度。
产品详情
监测大气能见度的主要仪器是能见度传感器和能见度仪。能见度传感器是测量大气能见度的关键设备,通过测量大气中光的散射和吸收程度来评估能见度。它利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通过精确测量发射和接收光信号之间的强度差异来计算大气对光的衰减程度,从而推断当前的能见度。这类传感器在气象观测、环境监测、交通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能见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学原理。它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向大气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束,例如红外光或激光。当这些光线穿过大气时,它们会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例如雾滴、灰尘等)相互作用,导致部分光线散射或吸收。接收器捕获这些散射或吸收的光并测量其强度。通过比较发射光和接收光之间的强度差异,能见度传感器能够计算出大气对光的衰减程度,从而计算出当前的能见度。
正面视图
能见度仪(能见度传感器)需配备DC12V电源及三线制RS485通讯线,仪器通过通讯接口将气象能见度值及状态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上位机。
可视化仪器提供了多组内置命令,用于配置系统参数并控制系统的诸多功能。在组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使用显示终端来检查系统参数,并可能用于更改参数值。
能见度仪是测量大气中可见距离的仪器。其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大气消光系数,然后根据经验公式推导出肉眼观察到的距离。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可以反映大气透明度和空气质量,对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能见度仪根据不同的观测原理可分为透射式和前向散射式。透射式能见度仪利用光线在大气中直接衰减的原理,通过测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水平气柱的平均消光系数来计算能见度。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则测量特定光源在特定大气体积中的前向散射强度,以获得其散射系数,然后根据相关数学模型,利用该散射系数计算大气能见度值。
能见度传感器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特点,这意味着传感器无需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因此不会造成污染或损坏。其次,能见度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尤其是在弱光条件下。此外,这些传感器坚固耐用、稳定可靠,并且功耗相对较低。同时,许多能见度传感器配备了自动加热控制模块,使其能够在寒冷等极端环境下工作。
电源电压: | 直流12V |
信号输出: | RS485 |
通信协议: | 标准MODBUS协议 |
波特率: | 9600 |
技术原理: | 光散射 |
散射角覆盖范围: | 39o-51o前向散射 |
峰值波长: | 875纳米 |
带宽: | 100纳米 |
测量范围: | 5-10公里 |
测量精度: | ≤2公里,2%;2公里-10公里,±10%; |
工作温度: | -40-80℃ |
工作湿度: | 0-95%相对湿度 |
标准电缆长度: | 10米 |
尺寸: | 610毫米 x 230毫米 x 300毫米 |
材料: | 阳极氧化硬铝,外表面有油漆保护 |
防护等级 | IP65 |
后视图
在应用方面,能见度传感器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象观测方面,它用于实时监测大气能见度,帮助气象部门预测和预警雾、霾等天气现象。在环境监测方面,能见度传感器用于评估空气质量、污染程度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此外,在交通安全方面,能见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道路、机场、海港等地,实时监测能见度状况,为驾驶员和交通调度人员提供关键信息,从而提高交通安全。
总体而言,能见度传感器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稳定的设备。能见度传感器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持续监测大气能见度水平,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气象观测领域,能见度传感器可以提供精准的能见度数据,帮助气象部门预测雾霾、雨雪等天气状况,及时向公众提供预警信息。在环境监测领域,能见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为环保部门提供治理依据。在交通安全领域,能见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道路能见度,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