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热线 15388025079 时间:2025-11-18 16:00:37 浏览量:1
物联网(IoT)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兴起正在改变农民监测和管理农田的方式。通过集成这些智能传感器,农场正变得“智能化”,能够实时提供土壤湿度、温度、湿度和作物健康状况等信息。但是,这些传感器如何将数据传输到农民的控制面板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物联网传感器传输宝贵农业数据的各种通信方式。

RS485/Modbus/CAN总线:这些可靠的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环境,并提供稳定的性能。然而,由于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布线,对于大型农场来说,它们的成本可能很高。
- LoRaWAN:LoRaWAN(远距离广域网)是一种低功耗、远距离的无线协议,覆盖范围可达 10 公里。对于有线连接的基础设施可能不切实际的偏远地区或大型农场来说,它是理想的选择。
- NB-IoT/LTE-M:这些是基于电信网络的无线协议,适用于位于偏远地区、其他通信方式可能无法覆盖的农场。它们通过移动网络提供可靠的通信,覆盖范围遍及全国。
- Wi-Fi:Wi-Fi 是一种易于设置的短距离通信选项,非常适合小型农场、温室或具有成熟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特定农场区域。
- Zigbee / 蓝牙:这些短距离、低功耗的通信方法通常用于温室和受控环境农业,在这些农业中,设备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
卫星物联网:卫星物联网技术是GSM(电信网络)覆盖不到地区的农场的理想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 物联网传感器将其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该网关充当传感器与更广泛的通信网络之间的桥梁。
该网关通过移动网络(4G/5G)、卫星或以太网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数据上传至云端后,农民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应用程序上的仪表盘访问数据。这使得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时决策。
- 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通常会被输入到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中,这些平台可以预测作物胁迫、优化灌溉计划并调整施肥量。这种自动化有助于农民节约资源、改善作物健康状况并提高产量。
- 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和模式,提供预测,帮助优化水和肥料等资源的利用。

- 远程监控:农民无需持续亲临现场即可远程监控田地,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往返农场的时间。
- 预测分析:实时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例如,预测分析可以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及时提醒农民潜在的虫害爆发或灌溉需求。
- 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可以从小型温室作业扩展到 10,000 公顷的大型农场,使其能够适应任何规模或类型的农场。
问:如果我的农场没有网络覆盖怎么办?
答: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即使在没有蜂窝网络或互联网覆盖的地区也能提供可靠的连接。这使得农民能够接收来自传统通信方式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的数据。
问: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共享同一个网络吗?
答:是的。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兼顾了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网关可以聚合来自多种传感器(例如土壤湿度、温度、湿度)的数据,使农民能够通过单一控制面板管理整个农场运营。
上一页:农业气象站对精准农业的作用
相关推荐
相关产品